殷勇任北京市副市长、代市长 附个人履历!!
山西煤矿大面积关停,产能缩减,为了进一步维护煤炭市场稳定,抑制煤炭价格快速上涨,确保电力企业平稳生产,山煤集团决定在10月1日起对长协、重点户下调铁路电煤销售价格10元/吨的基础上,自10月16日起对长协、重点户铁路电煤再度下调销售价格10元/吨。
5月、6月、7月我国煤炭进口量逐步下降,7月降至2000万吨以下。因此,保障煤炭供应仍将是后期相关部门调控煤炭市场的重要立足点。
从国家发改委的表态来看,政策层面增加供应、平抑煤价的目的较为明确。进入11月后,2+26城的煤炭消费减量政策等的具体影响将显现,煤炭供应形势将逐渐好转。今年一季度煤炭进口量继续保持同比大幅增长的势头,7月1日开始全国省级政府批准的二类口岸被禁止经营煤炭进口业务。进入11月之后,随着北方地区陆续进入供暖季,环保力度加大,煤炭、电力等需求或将受到显著影响,实际煤炭需求增幅相对前期会有所减小。生产方面:预计四季度国内原煤产量或将逐步小幅回升。
后期煤炭进口量进一步回升的概率很小。而在上游供应难以较快释放,社会库存水平又相对较低的情况下,煤炭供求结构并未根本改变,加上短期一些因素的影响,预计10月煤炭价格回落的幅度将较为有限。这两年,在有关部门新出台的政策约束下,煤电双方履约率不断提高,整体运行情况比较好
煤价波动幅度或收窄在宏观调控预期加强的背景下,一方面上游煤矿维持较高的长协合同兑现水平,另一方面下游电厂保持较高库存水平,电厂对市场煤的采购积极性明显下降,使得沿海市场分歧加大,前期囤货的贸易商近期出货意愿明显增强,各主流煤种成交价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回落。今年4月国家发改委印发《关于加快签订和严格履行煤炭中长期合同的通知》,加上即将要实行的第三方信用服务机构采集中长期合同履行数据等政策,煤电双方长协合同履约率将会有保障,而关键的一环在于煤炭运输。运力保障成为重要一环目前来看,除了进口煤以外,整个市场当中年度长协合同煤占比在35%左右,月度长协合同煤占比在40%左右,市场煤占比在20%左右。邢雷认为,直购直销压缩的空间主要在占比20%左右的现货煤,这一部分涉及众多的中小煤矿、中小终端用户以及贸易商,而由于煤炭产销的区域性、结构性等特点,这部分用户签订中长期合同的可行性较低。
而随着直购直销、中长期合同、最低库存和最高库存等制度的落地,未来淡旺季价格波动幅度也会有所收窄,整体煤炭价格依然会维持在相对较高的水平。对此,邢雷认为,通过提高直购直销的煤炭比例,利用市场化的手段减少市场煤的份额,可以打击市场上的捂盘惜售行为,挤压中间环节的成本,降低贸易成本,从而促使煤炭价格稳定运行。
环渤海动力煤价格指数连续三期下跌,累计每吨下降4元。去年取暖季,煤炭铁路运力不足问题凸显,中国铁路总公司运输局副局长郭玉华在去年12月表示,前几年大宗货物运输低迷,中国铁路总公司在车皮及通道上向客运及零散白货等倾斜,一定程度上导致煤炭运输能力不够充分。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连维良在座谈会上表示,直接交易具体说就是直购直销,建立一个煤电上下游双赢、协同发展的格局。往年虽然煤电双方都会签订中长期合同,但合同一般都是定量不定价,在煤炭价格大幅波动的过程中,由于没有明确的惩罚措施,双方兑现率一直不是很理想。
连维良指出,直购直销不仅要做到中长协直购直销,现货部分和短协部分也要做到直购直销,因为现在所谓的高煤价就是现货部分的高煤价。最新一期CCTD现货5500大卡动力煤价格报收于每吨618元,比上期每吨下降3元,5000大卡煤种价格报收于每吨603元,比上期每吨下降4元。而实际上,早在2012年12月,国务院办公厅就发布了《关于深化电煤市场化改革的指导意见》,提出自2013年起取消重点电煤合同,取消电煤价格双轨制,并明确提出鼓励煤炭直销。为此,国家发改委提出要强化运力保障,具体来说,就是由两方合同向三方合同发展,成为产运需三方合同。
不过从大环境来看,宏观经济持续稳中向好,煤炭行业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仍处于攻坚阶段,而且行业整体的负债率依然较高。另外,2018年中长协将主要突出产运需三方合同。
同时,下游消费减量政策将在11月基本落地,散煤治理与钢铁、焦化、建材、有色等行业的错峰和限停产措施将减少动力煤月度销量2000万吨以上,市场供求情况将从短缺转向宽平衡,预计市场价格11月开始将明显回落。打造中长期合同的升级版对于煤电双方来讲,通过直购直销减少中间环节,可以大幅度降低成本,保障供应,对于全社会来讲,也有利于降低煤价,让煤价回归到合理的区间。
中央财经大学社会经济发展研究所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邢雷表示。今年以来,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向好,工业生产稳定向好,房地产投资持续增加,煤炭需求呈现同比增长态势,也带动了煤炭价格上涨。此外,易煤研究院总监张飞龙表示,随着阶段性影响因素的消失,上游煤矿供应在11月后或有一定的释放。这两年,在有关部门新出台的政策约束下,煤电双方履约率不断提高,整体运行情况比较好。虽然今年情况有所改善,但由于今年环渤海港口煤炭汽车集港被禁止,部分动力煤将转向铁路运输,导致今年冬季需求旺季铁路运输需求将增加。邢雷表示,在需求旺季,直购直销主要还是在于实施。
今年三季度煤炭行业上市公司公布的财务数据显示,企业负债率依然处于较高水平。在煤炭消费旺季即将到来之际,近日,国家发改委组织召开座谈会,提出要推行电煤直购直销
同时,北方2+26城市冬季采暖季错峰生产正在陆续进入实施阶段,今年冬季煤炭销量环比上升幅度将低于正常水平。价格偏异指数持续回升。
9月供求平衡指数为4.8点,比8月终值10.4点回落5.6点。预计10月煤炭价格偏异指数将大幅回落。
受此影响,煤炭市场涨价预期正在动摇,10月环渤海港口锚地船舶数量持续走低,海运费也初显回落势头。数据显示,10月以来煤炭市场呈供需双缩格局,供求关系继续维持基本平衡状态,预判10月供求平衡指数与9月基本持平或有小幅回落。9月市场预期指数为-4.2点,比8月终值-15.2点回升11点。9月,钢铁、建材、有色金属等行业需求增速皆有不同程度回落。
此外,临近冬季耗煤旺季,多重因素引致市场主体心理预期回暖。9月受市场预期回暖驱动,动力煤、炼焦煤价格皆大幅上涨,9月煤炭价格偏异指数为15.6点,比上月终值8.7点升高6.9点。
目前,在煤炭生产阶段性收缩的条件下煤炭市场维持供需平衡状态,过后煤炭供给量会明显放大。9月东南沿海企业开工率保持相对高位,9月沿海电厂耗煤同比增长24.9%,增幅比8月升高11.8个百分点,电厂存煤水平相对较低,带动海运费上涨。
10月,部分用煤行业停产面扩大,季节性需求仍处于低位,加上水电保持增长态势,继续制约火电出力,预计10月煤炭需求偏异指数将继续回落,进入负值区间的可能性较大。同时,非化石能源发电大幅增长,尤其是水电出力增加明显制约了燃煤发电出力,火力发电进入负增长状态,当月同比下降0.5%。
煤炭需求偏异指数继续回落。9月,规模以上企业日均煤炭产量比8月增长6%,日均净进口量比8月增长8.2%,日均消费量明显下降,全社会煤炭库存增加,月末存煤可用天数比8月末增加4.4天。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及中国煤炭运销协会日前共同发布的数据显示,9月全国煤炭市场景气指数为11.3点,比8月终值7.2点升高4.1点。预估10月市场预期指数将基本持平。
9月煤炭需求偏异指数为4.8点,比8月终值7.6点回落2.8点。综合分析,10月需求偏异指数、价格偏异指数走低,供求平衡指数与上月基本持平,或有小幅回落,市场预期指数全月均值与上月基本持平,预计全国煤炭市场景气指数明显回调。
终端用户补库存拉动钢材、水泥等耗煤产品价格上涨,部分煤炭品种价格跟涨。10月以来全国煤炭价格指数呈回落态势,环渤海港口煤炭价格明显走低,山西地方煤矿炼焦煤每吨下跌20元至130元
预估10月市场预期指数将基本持平。预计10月煤炭价格偏异指数将大幅回落。
「小礼物走一走?雪碧可乐来一罐!」
还没有人赞赏,支持一下吧
哇~真是太棒了